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(又称熔融指数仪)是用于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(MFR)和体积流动速率(MVR)的专业设备,广泛应用于塑料生产、石油化工、科研及质检领域。该仪器通过加热熔融塑料并在标准负荷下挤出,根据挤出物质量或体积计算流动速率,反映材料加工性能。其核心部件包含Φ2.095±0.005mm碳化钨口模及多级砝码(0.325kg至21.6kg),支持质量法与体积法双模式测量。设备采用PID控温技术,温度范围覆盖室温至450℃,控温精度达±0.2℃,确保测试条件稳定。
一、主机及加热系统保养
1.料筒与活塞杆保养
清洁料筒:
每次测试后,待料筒温度降至100℃以下(避免烫伤),用专用清洁杆(黄铜或耐高温塑料材质)清理残留熔体,必要时可加入少量清洁料(如聚乙烯)熔融后带出杂质,防止残留物料碳化结块(碳化会影响后续测试的温度均匀性和物料流动)。
长期不用时,需彻d清洁料筒,避免物料残留腐蚀内壁。
维护活塞杆:
活塞杆表面需保持光滑,每次使用前后用软布蘸无水乙醇擦拭,去除油污和熔体残留,防止划伤或锈蚀。
若发现活塞杆表面有划痕、变形或磨损,需及时更换(磨损会导致测量误差),存放时应垂直悬挂或置于专用支架,避免碰撞。
2.加热装置与温度传感器
清洁加热区:
定期(每周)清理加热套筒表面的灰尘、物料飞溅物,可用软毛刷或压缩空气处理,避免杂质堆积影响加热效率。
温度校准与检查:
每3-6个月(或按使用频率)用标准温度计(如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)校准料筒温度,确保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偏差≤±0.5℃(按GB/T 3682等标准要求)。
检查加热圈接线是否牢固,若有松动、老化需及时处理,防止加热不均匀或短路。
二、砝码与加载系统保养
砝码清洁与校准:
砝码表面易沾染灰尘和油污,每次使用后用干软布擦拭,长期不用时需放入干燥盒(可放硅胶干燥剂),避免锈蚀(尤其是铸铁砝码)。
每年需送计量机构校准砝码质量,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(如±0.1%),禁止使用磨损、变形或标识不清的砝码。
加载机构维护:
检查砝码托盘、连接销是否灵活,若有卡顿需涂抹少量耐高温润滑脂(如二硫化钼润滑脂),但需避免润滑脂污染活塞杆或料筒。
测试时确保砝码重心与活塞杆轴线一致,防止偏心加载导致设备磨损或数据偏差。
三、切刀与辅助部件保养
切刀维护:
刀片需保持锋利,每次使用后清理刀刃上的残留物料,若有粘连可用刀片轻轻刮除,避免用力敲击导致刀刃崩裂。
若刀刃变钝,需用专用磨刀石(如油石)沿原有角度打磨,或直接更换刀片(确保切割时试样截面平整,减少称量误差)。
计时器与传感器:
定期(每月)检查计时器精度,可通过秒表对比验证,确保计时误差≤±0.1秒。
若设备配有自动切刀传感器(如光电传感器),需清洁传感器表面,避免灰尘遮挡导致感应失灵。
四、环境与日常操作保养
设备环境控制:
放置于清洁、干燥、无振动的实验室环境,温度保持在23±2℃(避免温度波动影响物料熔融状态),湿度≤65%,远离热源、腐蚀性气体(如酸碱挥发物)和阳光直射。
设备周围预留足够空间(至少30cm),便于操作和散热,避免堆放杂物。
日常操作规范:
装料时使用专用料勺,避免物料洒落至料筒外部或加热圈上(洒落物料碳化后会影响加热)。
升降料筒(若为可升降式)时动作缓慢平稳,避免剧烈碰撞;测试结束后,待料筒降温至安全温度再关闭电源,防止骤冷影响设备寿命。
五、长期存放与定期检修
长期存放:
若设备停用超过1个月,需彻d清洁料筒、活塞杆和砝码,料筒内可放入干净的纸团防潮,切断电源后覆盖防尘罩。
定期检修:
每半年由专业人员检查设备电路、加热系统、机械传动部件(如升降丝杆),更换老化的电线、密封件(如料筒密封圈),确保设备运行稳定。